青柏设计

青柏设计

作者: 爱吃泗粉的张神

其它小说连载

其它小说《青柏设计讲述主角沈砚林砚的甜蜜故作者“爱吃泗粉的张神”倾心编著主要讲述的是:青石镇外的山坡有一片老柏树最粗的那棵青要两个成年人才合抱得枝繁叶像一柄撑开的巨遮天蔽镇上的人这树怕是有上百年阿禾第一次见到沈就在这棵青柏树那年她十扎着两个羊角挎着竹跟着阿爹来采草沈砚比她大五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书生衣背着书正坐在柏树根上看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柏在他脸上投下斑驳的光他看得入连阿禾不小心踢到石子的声响都...

2025-09-20 21:47:51
青石镇外的山坡上,有一片老柏树林。

最粗的那棵青柏,要两个成年人才合抱得住,枝繁叶茂,像一柄撑开的巨伞,遮天蔽日。

镇上的人说,这树怕是有上百年了。

阿禾第一次见到沈砚,就在这棵青柏树下。

那年她十岁,扎着两个羊角辫,挎着竹篮,跟着阿爹来采草药。

沈砚比她大五岁,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书生衣袍,背着书箧,正坐在柏树根上看书。

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柏叶,在他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他看得入神,连阿禾不小心踢到石子的声响都没惊动。

阿禾好奇地凑过去,见他看的是本线装的诗集,封面上的字她认不全,只觉得那字迹清秀,像他的人一样。

“你是外乡人?”

阿禾脆生生地问。

沈砚这才抬起头,眼里闪过一丝惊讶,随即温和地笑了:“嗯,我随先生来镇上访友,暂住几日。”

他的声音像山涧的清泉,干净又好听。

那天,阿禾知道了沈砚是城里来的学子,要去京城赶考,路过此地。

她还知道了他认得很多草药,甚至能叫出她竹篮里那些她只知土名的草叶的学名。

“这是紫花地丁,能清热解毒。”

“那是蒲公英,根叶都能用……”沈砚耐心地给她讲着,阿禾听得入了迷,觉得这个城里来的书生,比镇上的说书先生还有学问。

此后几天,阿禾每天都会借着采草药的由头,跑到青柏树下等沈砚。

有时他在看书,她就坐在旁边,摆弄着手里的花草;有时他会给她讲京城的事,讲那些画舫、楼阁,讲开科取士的盛况。

阿禾的心里,第一次对远方生出了无限的向往。

沈砚要走的前一天,依旧是在青柏树下。

他把一本边角磨圆的《诗经》送给了阿禾。

“这个给你,”他说,“上面有些字注了音,你若有兴趣,可以学着认。”

阿禾捧着那本薄薄的书,像捧着稀世珍宝,小脸通红:“我……我不认多少字。”

“没关系,”沈砚蹲下身,与她平视,目光诚恳,“读书不在急。

你若想学,等我从京城回来,便教你如何?”

阿禾的眼睛一下子亮了,像落满了星星:“真的吗?

你会回来?”

沈砚望向眼前这棵苍劲的青柏,阳光穿过枝叶,在他眼中跳跃。

他重重点头,伸手指着柏树粗壮的树干:“我向这青柏树保证,若我金榜题名,定会回到这里,来看你,教你读书。”

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郑重。

山风吹过柏叶,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是在为这个承诺作证。

阿禾用力点头,把这个承诺牢牢刻在了心里。

她从怀里掏出一个东西,递到沈砚面前,那是一枚用红绳串着的柏籽,是她挑了最圆最亮的一颗,打磨了好几天。

“这个给你,”她小声说,“你带着它,就不会忘了青石镇,忘了这棵树了。”

沈砚接过那枚柏籽,触手温润,他小心地放进贴身的衣袋里,笑道:“好,我一定带着。

等我回来。”

第二天,沈砚离开了青石镇。

阿禾站在青柏树下,看着他的身影渐渐消失在路的尽头,手里紧紧攥着那本《诗经》。

日子一天天过去,春去秋来,青柏树的叶子绿了又黄,黄了又绿。

阿禾渐渐长大了,成了镇上最能干的姑娘。

她跟着阿爹学会了辨识更多的草药,也靠着那本《诗经》,还有后来托人买来的几本旧书,慢慢认全了字。

她每天都会去青柏树下,有时是坐着看书,有时是静静地坐着,望着沈砚离开的方向。

镇上的人有时会打趣她:“阿禾,还在等那个书生啊?

怕是早忘了你喽。”

阿禾总是笑笑,不说话。

她心里知道,沈砚不会忘的。

他对着青柏树许下的承诺,就像这柏树的根,扎得很深很深。

三年后,有消息传来,新科状元姓沈,名砚,据说圣上亲赐了官职,留在了京城。

阿禾听到这个消息时,正在青柏树下翻晒草药。

她猛地抬起头,望着京城的方向,眼眶一下子就红了。

他做到了,他金榜题名了。

可他,会回来吗?

京城那样繁华,他成了状元郎,怕是早己忘了青石镇的山坡,忘了这棵老柏树,忘了当年那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了吧?

阿禾心里有些失落,却又隐隐抱着一丝希望。

她依旧每天去青柏树下,只是手里的书,换成了她自己抄录的草药图谱。

又过了两年,阿爹病重,家里的重担全压在了阿禾肩上。

她没时间再天天去柏树林,只是偶尔路过,会远远地望一眼那棵依旧挺拔的青柏。

那天,她刚把熬好的药给阿爹喂下,镇上的王大婶匆匆跑了进来:“阿禾!

阿禾!

快出去看看,官府的人来了,说是……说是来找你的!”

阿禾心里咯噔一下,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跟着王大婶走到门口。

只见镇上的小路上,停着一辆马车,车旁站着几个穿着官服的人,为首的那个,一身青色官袍,身姿挺拔,面容温和,正是她日思夜想的沈砚。

他回来了。

沈砚也看到了她,快步走了过来。

他的眼神里,有欣喜,有愧疚,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阿禾。”

他轻声唤她,像多年前在柏树下一样。

阿禾看着他,嘴唇动了动,却不知道该说什么,眼泪先一步涌了上来。

“对不起,我来晚了。”

沈砚的声音里带着歉意,“京城诸事繁杂,耽搁了些时日。

但我从未忘记,对青柏树许下的承诺。”

他从怀里掏出一个东西,正是当年阿禾送他的那枚柏籽,只是如今,它被镶嵌在了一枚玉佩上,依旧温润光亮。

“我回来了,”沈砚看着她,目光真挚,“回来教你读书,也……回来看看你。”

阿禾再也忍不住,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滚落下来。

她知道,他没有骗她。

就像这青柏树,无论经历多少风雨,总会稳稳地立在那里,守着这片土地,也守着不曾言说的约定。

后来,沈砚在青石镇住了些时日。

他没有食言,真的教阿禾读书写字。

更多的时候,他们会一起坐在青柏树下,沈砚讲京城的趣事,阿禾说镇上的家常,阳光透过柏叶洒下来,温暖而宁静。

再后来,沈砚要回京城复职。

临走前,他又一次站在青柏树下,对阿禾说:“等我料理好京城的事,便向圣上请旨,回来这里。

到时候,我们就在这柏树林旁,盖一间小屋,我教你读遍天下书,你陪我看遍山间月,可好?”

阿禾望着他,用力点了点头,眼里的光芒,比当年更亮了。

山风再次吹过,青柏树叶“沙沙”作响,这一次,它见证的,是一个更加笃定的约定。

无论前路多远,时光多长,这青柏树下的承诺,终将如这老树一般,历经岁月,愈发清晰。

相关推荐
  • 聊天记录渣男翻车
  • 腐化雕像作用
  • 不做二选一的说说
  • 头衔零冠词
  • 高考作文高速公路事件
  • 真千金的娘亲
  • 不妙她们都在觊觎我绯色回响
  • 我做大哥很多年是哪首歌的词
  • 十年一遇黄梅季节
  • 十年一遇降雨标准
  • 十年一遇大风
  • 十年一遇最早入梅